第415节(1 / 2)

大宋王侯 九孔 4070 字 16天前

叶尘微微颔首,表示对韩熙载所言肯定,说道:“韩相公所言极是,所以朕打算将湟州、青海湖,昆仓山等地的吐蕃人放在后面。先对与宋、辽两国多年均不接壤的凉州、瓜州等地出兵。”

贾宪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臣以为此时出兵西域,还不到时候,至少从财政上准备并不充分。且与辽军大战结束还不到半年时间。”

叶尘摇了摇头,说道:“贾爱卿所言不错,以我祥符国如今国力、军力,此时出兵西域并非是最佳时期,但是若考虑到宋、辽两国可能的干预,我们便不能再等。先后与宋、辽大战,让两大国畏惧于我祥符国,不敢对我们轻启战端,但我祥符国毕竟是小国,而宋、辽乃当世大国,这种畏惧必然难以长久。所以,朕是在和宋、辽两国抢时间,抢在两国有能力或者敢对我祥符国出兵之前,把河西走廊尽数拿下,让我祥符国国力壮大。”

马文韬说道:“陛下所言极是,如今形势的确是时不我待,但是宋、辽两国虎视眈眈,臣以为出兵西域不可超过三个军团六万之数。否则我祥符国内当有可能陷入险境。”

贾宪还想说什么,但最终欲言又止,他最近正在计算若是出兵西域所用粮草、银钱等耗费,现在结果还没有计算出,劝阻的话没有说服力,他要等调查计算结果出来之后,以数字说服陛下和众臣。

叶尘没有立刻回应马文韬的话,而是看向胡三光,说道:“对四万多辽军俘虏的甄别和劝降进行到什么程度了。”

胡三光当即说道:“回禀陛下,四万辽国俘虏中有一万一千人实为久居于辽地的汉民,除了少部人家族中有人在辽国身居高位者之外,有九千七百多人已经劝降,当可打散编入我军之中,另有一万两千多契丹族人在辽国没有家室,也已经劝降,可以考虑用之。剩余的俘虏虽然在体会到开矿之暗无天日后大多表示愿意降伏于我祥符国,但随时可能反叛,臣以为不可用之。”

叶尘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众人,说道:“诸位爱卿大可放心。朕最后决定若真的出兵西域,出动大军不算胡三光所说降军,绝不会超过六万人。”

韩熙载和马文韬等人微松了一口气,前者说道:“陛下,以臣之见,要把凉州、瓜州等河西走廊占为己有,便要在武力征服之后,就要驻军控制,移民实边,两者互辅,才算是真正的征服了所占领之地,否则西域商路不可能长久畅通。可是,驻军控制容易,但移民实边却几乎不可能难,我们祥符国本来就地广人稀,壮劳力更是不足,再加上如今工商农牧四业一齐发展,现在看着是蒸蒸日上,百业俱兴了,可再发展下去,必然会处处缺人,严重制约进一步发展。所以,臣认为如今我祥符国是没有闲人移去驻边?而且故土难离,如非得已,谁肯移民?”

叶尘叹了口气,说道:“韩相公所言有理,我们如今最缺的就是人。我祥符国自是没有多余的人移民至西域,更何况就算有足够的百姓,多半也是不愿意的。所以解决韩相公所言问题,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办法。”

说到这里,叶尘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众人,说道:“诸位爱卿认为何为富国强兵?”

韩熙载率先说道:“臣以为富国强兵当以富民为前提。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富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叶尘不置可否,张泊紧接着说道:“臣以为富国强兵当以农业为基础。所谓‘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便是这个道理。”

叶尘依然没有说话,马文韬想了一下,说道:“臣以为当采取政治、农事、工商和军事相结合的措施。作内政而寓军令,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士、农、工、商各就其业,各尽其力。参其国而伍其鄙,武政听属,文政听乡,使民忙时务农,闲时习武。如此这般,便可以使国家平时保持雄厚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战时具有卫国制敌的坚实基础,守则固,攻则胜。”

马文韬这次说得很全面,也抓住了叶尘当前于国内推行之策。但眼见叶尘之神色依然没有变化,众人便知道马文韬所言也没有说到陛下满意之处,苦思冥想之时,一时间也没人说话。

叶尘见此,说道:“三位爱卿所言皆是正理,然这些正理朕虽然不知道天下人有多少能够认识到,但朕知道祥符学院不少学生便有此见识,《祥符新闻》和《夏京快报》的投稿之中也有人会提到此理。”

叶尘明言三人所说并无出奇之处,且知者甚多,以韩熙载、张泊和马文韬的身份不由脸色发烧。但紧接着叶尘又说道:“宋国占据最为富庶之地,人口众多,又有我华夏千年积累,当是天下间人才最为济济之国,朕相信这些道理宋国朝中和民间知者人更多。但为何宋国立国二十载,却败于朕立国才一年的祥符国。于富国强兵之道上还要逊于我祥符国。”

马文韬说道:“这是因为世间之事知易行难。”

韩熙载说道:“这是因为我祥符国有陛下这等英明圣主的原因。”

叶尘笑了笑,毫不谦虚地说道:“两位相公所言皆是有理,但正如马相公所言知易行难,这行是谁在行,自然是人在行,然宋国也有人,且人更多,为何他们行却比我祥符国行要难得多。朕自不谦虚,这其中自有朕之引导推行之功,但具体做事还需要人去做。可这人却又有所不同。”

第872章 最宝贵的终是人才

胡三光突然想起陛下曾经在宋国时说过的一句话——决定一切的终极奥义——是人,不由心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陛下之意是富国强兵关键是在人。”

叶尘微微一笑,说道:“决定一切的终极奥义是人,更确切的说决定富国强兵的是人才,或者说这个世间最为重要、宝贵的始终是人才。因为任何事情到最后都需要有人去实施、去落实。再好的策略,再好的思想,若是没有人能够变成现实,或者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错误,那也是枉然。所以,朕立国之后,不管财政有多困难,都从未耽误过重文兴教的推动。”

众人闻言,皆是恍然大悟,细细回忆这一年多以来,祥符学院、军事学院、十数家依托工坊开办的工匠培训学校,各州县中学和小学。活字印刷发明之后,遍布国内的书店,以及书店内廉价的书册。

这种程度的推行文教,所建学校之多闻所未闻,不说西北这地方,即使是中原历代王朝也从未做到此事。而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为了培养人才。

但是,叶尘这时又叹了口气,说道:“然而,我祥符国培养的人才,军事学院不算,等真正能够用到的时候至少还要两年后祥符学院第一批学生毕业。如今我们欲要进军河西走廊,然则以我祥符国如今的军力攻下河西走廊诸州虽然不敢说必然一帆风顺,但只是迟早的事情。可是,自古以来因为西域异族林立,豪强纷争不断。所谓文治武功,这武功之道对于河西走廊诸地来说,如今我祥符国不缺,缺的便是文治上的东西……打下疆土容易,可如何得人心却是难中之难,不从这上面下功夫,单靠刀利马快是不成的。而这却是我们如今在打河西走廊之前最为需要考虑的问题。”

众臣神色肃然凝重,表示深以为然。

叶尘又说道:“这一年多以来,我们的确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改土归流之法,但世间之事最为忌讳的便是凡事只遵守教条,要知道具体事情当具体分析,能够实行于我们祥符国异族之中改土归流之法,未必就适合河西走廊。其实说白了也就是人才的问题,我们需要既懂得治理地方,且又熟悉河西走廊的人才。我们大行文教,所培养的人才短时间内还用不上,但朕没有想到的是,这样做却另有惊喜,不但有许多在宋、辽不得志的士才子们望风而来,西域竟然也有士林名儒来投奔我祥符国。瓜洲的公羊仲仁,其家族在瓜州有很大的势力,而他本人是一位博鸿儒,更兼精通天、地理、西域民情,他在瓜州开堂讲,授业弟子据已有五百多人。而自公羊仲仁往下这五百多人却是土生土长的河西走廊,乃至西域人,再加上他们受过公羊仲仁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诲,所以稍加以培训便是我们用来在战后底层控制治理百姓的最佳人选。”

“此外,在西域这种虎狼之地,贫苦人家哪里读得起书?公羊仲仁这五百多弟子,大多都有一定的家世背景,若是能够让公羊仲仁真心投降于我祥符国,便可通过他得到这五百多弟子,乃至五百多弟子身后在西域家境殷实,有一定地位的门户的支持。”

唐兴武和其他人一样,一脸欣喜、肃然,表现得也不骄不燥稳坐如山,心思却在调整运转——这些话叶尘为何要让自己听见,他绝对不相信是因为叶尘太过看重他,所以特意将他召来。

红色的绒布拉开,露出里面那张阔大地地图,祥符国黄色的疆土已经准备好了向着西方延伸。并且唐兴武忽然有一种祥符国疆土延伸的势头十分迅猛的感觉,而东南方的宋国虽然看上去依然是个庞然大物,但在祥符国这头正在无时无刻都在成长的老虎面前,却让人有一种臃肿不堪的感觉。

唐兴武看着那张地图,听着不停传入耳中地讨论之声,身处祥符国的权力中心,才第一次感受到祥符国强悍的行事风格与狂野地企图心,但却又将文治武功和富国强兵看得如此通透,在叶尘的带领下,任何一次扩张竟然都要做得不留任何隐患。

不对,我这个时候难道不是在第一时间想着要将这那端木仲仁除去吗?

……

……

端木仲仁知道茶楼酒馆永远都是了解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最好的地方。

眼看着前面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天茗茶楼,他就随着两个身着青色的祥符学院学生服的青年走上了茶楼。

才进门,厚厚的帘子垂下来,端木仲仁就发现街市上的喧嚣一下子就被门帘给隔绝在外面了。

里面竟然是一副小桥流水的世界,长着肥厚枝叶的花木把偌大的一个茶楼分割成无数个小小的天地。

两个青年明显是和别人有约,才进门,就被一个伙计给领到了一处满是竹子的雅间。

端木仲仁背着手细细的观察一枝桃花,总觉得不对劲,这时候哪来的桃花啊,尤其是这支桃花死板板的没有半分生气,探手一模,才无声的发笑了一下,枝干倒是真实的枝干,上面娇艳的桃花却是绢帛制作成的。

一个青衣小帽的伙计笑吟吟的站在后面,也不催促,等着端木仲仁发话好上前伺候。

端木仲仁收回手,笑着对伙计道:“哪里人多,就带我去那里,这一路赶路实在是孤独的太久了。”

伙计毫不怀疑,来茶楼想要打听到一些消息的外地人太多了,他连忙施礼道:“既然先生喜欢热闹,不妨移步茶堂,那里正好有茶博士烹茶,说书人说书,最是热闹不过。”

端木仲仁点点头,随着侧身领路的伙计,穿过一片绿色的藤蔓,又走过一道长长的回廊,眼前顿时一片空旷。

伙计伸长了脖子扫视了一眼茶堂,指着靠边的一张桌子笑道:“您来的正是时候,茶博士正在烹第一遍茶水,说书的吴老七,也正准备俗讲呢。”

端木仲仁莞尔一笑,随着伙计来到桌案前,点了一些细点,要了一壶泡茶,慢慢的啜饮茶水,等待听说书人的俗讲。

说书人在唐时便已经出现,这东西是伴随着盛世,经历了五代乱世,反而越来越兴盛,不过也和茶馆的兴起有着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