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1 / 2)

临子初在后,关切问道:“你喝了那杯茶,有没有什么地方不舒服?”

千晴摇头,说:“只是普通的茶。大哥,我……方才没忍住,给你惹了麻烦,是不是?”

因身患头痛恶疾,他本来是全然不怕死的性子。加上少年不知天高地厚,平时实在是喜爱惹事。

然而刚刚临子初过于担心,将他扯到身后,握着千晴的掌心都冒出冷汗,显然担心至致,让千晴好生后悔。

临子初用手轻轻抚摸他的头发,低声咳嗽,说:“你没事就好。”

千晴身体一震,心中涌出无限情绪,只觉得更加后悔,恨不得能立刻做些好事,弥补自己方才的莽撞。

马不停蹄,向前奔了一个时辰。

一行人自中午起,就没喝过一口水,没吃过一粒米,这会儿都口干舌燥,盼望能找个地方休息。

然而这里距离下一个客栈,还有半天的路程。

就在众人以为要连夜赶路时,忽听有人喊:“哥哥们看,前面有人扎营。”

千晴抬眼,果然看见前方有几十个帐篷形状的东西。

有人驱马到临子初身边,问:“少庄主,我等去跟对方讨些水喝,可行吗?”

声音毕恭毕敬,准备着服从临子初的命令。

临子初筑基修士,夜能视物,看着众人嘴唇干裂,于是点点头。

那人大喜,驾马到一顶帐篷前,翻身下马,道:“我家主人路过贵地,想讨些水喝,不知能不能行个方便?”

众人静静等了一会儿,不多时,另外一顶帐篷中,有个个子不高的中年男子掀开门帘走出,他上下打量临家庄各位,忽然轻声道:

“各位修士老爷们,为何不直接走过,偏要停在我们商队这里。罢了,也是我们倒霉。”

男子又稍微提高声调,说:“懒家伙们,马不裹脚的修士老爷停在我们家门前,倒了大霉了,快快起身,收拾东西逃命吧!”

声音不大,可话音刚落,所有帐篷里都开始传来起床收拾的声音。

张人致怒道:“和你讨碗水喝,怎么是倒了大霉呢?”

中年男子没有说话,转身回了帐篷。

一时间空地里只留下临家庄的人,风声呼啸,鬼气森森。

众人一天之内连遇两件怪事,想着刚刚的老婆子,没敢追进帐篷里。

幸而那中年男子很快就出来了。他怀里抱着十几个水袋,迎上前,分别递给众人。

千晴问:“大叔,为什么我们来了,你们就要逃命去?”

那中年男子听千晴喊得亲热,原本紧绷的神情和缓了,他道:“小公子,你不知道,这附近有许多妖魔,牙尖爪利,专门攻击落单的修士和商队。妖魔有人类的智慧,狡猾无匹,能跟着你们马儿的足迹找到我家商队的落脚点。若不逃命,恐怕第二日金家商队就被血洗一空了。”

千晴说:“原来如此,你喊我们是马不裹脚的修士,就是在说我们落下了马蹄印。”

“正是。”那中年男子道:“妖魔可怕的紧,小公子若是遇到了,可要小心。大叔我脸颈这些疤痕,便是妖魔留下的。”

千晴凝神去看。

金家商队十分小心,扎寨处甚至没有点燃篝火,千晴方才没注意到男子的脸,这会儿才看见,中年男子的脸、颈有几道陈旧的伤疤,尽管现已愈合,也能看出当时的凶险。

“你们要去哪里逃命?”

“唉,惭愧,惭愧。小人虽然惜命,可也太过爱财。明知远离擎天之柱山底就不会再遇到妖魔,但还是得去往那边,卖点小玩意,养家糊口。”

言下之意,就是要去往擎天之柱了。

帐篷里窸窸窣窣的收拾声很快停了,有二三十人从里走出,手脚利落的将帐篷收起,动作干练,显然已经收过千百次。

临子初看了张人致一眼,张人致立刻明白,他道:“我们也要继续赶路,你们想逃命的话,不如求求我家主人,带上你们一起。”

那男子大喜,道:“妖魔畜生最是欺软怕硬,修士一多,便不敢过来吃人。能跟着众位老爷,真乃幸事。”

说完,男子与他商队的其他人牵马,跟在临家庄队伍后头。

只有领头的中年男子,骑马走在前面,陪千晴说话。

千晴随意一扫,就见金家商队的人,身下的马匹各个瘦得露出骨头,走路有气无力,马蹄上还裹着厚厚的棉布,以免走路发出声音。

他觉得有趣,问那中年男子:“大叔,你叫什么名儿?”

男子道:“我叫金奇贵,不过他们都喊我疤脸老四。”

“嗯,看来四叔,你的命很金贵了。”

金奇贵咧开大嘴,说:“称不上,不过家里老母给我起名,确实是这个意思。想来什么东西,都没她家儿子的命金贵。”

千晴看他身上背着的行囊不算大,也没有其他商队那种浩浩荡荡行李装好多马车,好奇地问:“你去擎天之柱,卖些什么?”

“都是些小玩意。前往擎天之柱这条路千难万难,我们商队多是凡人,运太大太重的东西,容易折在半路上。”

“那些小玩意,卖给修士吗?”

“正是,比如一些我们家乡盛产的低阶灵草,可以让炼气女修气色红润,或者身材苗条。再比如护养低阶灵剑的露水,能让剑锋一尘不染。在我们家乡,都是些随处可见的东西,只是擎天之柱的修士平时忙于修炼,没时间采集,就让我金家商队捡了便宜。”

千晴看着金奇贵后面的行囊,不知为何,莫名觉得他后面的东西令自己有种熟悉的感觉。那感觉十分微妙,细如丝线。

千晴问:“那你身后背着的,是什么?”

金奇贵顿了顿,不着痕迹地看了眼临子初,他见临子初神情平淡,眼神没有波澜,便伸手在行囊中摸索一阵,抽出一根禽类的羽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