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1 / 2)

银子这东西,在盛世还行,真出了什么问题,是能吃还是能喝。

今年水患,谁知道明年年景就好,有了这一百多两银子,够他们家一年滋滋润润的生活,还能存下一些。

至于他们自己种的这两百多斤米,杨婵打算用一百斤做年糕,二十斤做麻糍,算算还剩下不少。

晚上让赵远山担着米过去,同二婶说一声就成,等到做的时候,他们再过来帮忙就是。

农历二十,杨婵全家换上一身干净的棉衣,赵远山挑着竹篓,一行四人赶去镇上。

面粉就用家中的小麦磨成,再买几斤白面就好,这次主要买的就是菜。

镇上的房屋都已经重建好,这里绝户的少,大多铺面都是原来的东家,并且重新开张,一些转让了也开了新的店铺。

“想吃什么?”杨婵一手牵一个,笑着问道。

这两个孩子很久没到镇上来,很是兴奋的样子。

“要冰糖葫芦。”杨平扬起小脑袋,大声道。

赵远山痛快买了两根,杨婵不太爱吃这个,就没给她买,两小接过去,高兴的舔着。

先去了干菜店,在现代呆过再到古代来,最不方便的除了电子产品,估计就是买东西了。

以前一年四季都能买到各种蔬菜水果,很多城里的小朋友估计都不知道什么季节出什么样的水果。

这时候的冬天,只有萝卜青菜,再多就是一些干菜,而新鲜的蔬菜几乎见不到。

最先选了香菇和木耳,这两样家里人都爱吃,消耗的快,黄豆绿豆家里还有些不需要买,梅菜自己家做了也不需要买,这样算算,倒不需要买太多。

过年用的最多的估计就是糖,杨婵一气买了十斤白糖,五斤红糖,其中五斤白糖是做馒头,五斤红糖留一斤,另外做糖糕。

另外就是再买一些蓝纸,回去自己对联。

至于肉,之前赵远山就已经订了三十斤肉和一个猪头,到时候卖猪肉的会送上门,无需他们自己拿。

“差不多了,就这些吧。”杨婵看了下东西,满意点头。

“还有鞭炮。”赵远山领着杨婵去买鞭炮。

无论如何,过年总要放鞭炮才行。

办完年货,几人打算回去,路过首饰铺之际,赵远山想着给杨婵和小草买几朵绢花,这些只需几文一朵,新年戴一朵也好看。

“上回你从府城回来,不是已经给我和小草买了一对绢花,哪里还要买了。”杨婵拦住赵远山,其实银饰很漂亮,可惜乡下人多嘴杂,平日她和小草除了一对耳钉,还有她手上一枚戒指,别的都不敢戴。

赵远山确定杨婵不想要,只得作罢,几人转身离开。

此时,首饰铺冲出一人,盯着赵远山的背影,一脸诧异和惊喜,嘴里呢喃:“小姐。”

☆、第39章 相逢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是自古传下来的风俗,在祭灶后,一家子穿上旧衣服开始扫尘,也就是打扫房子。

家中房子不少,像左边封了的院子,今儿也都得打开扫一下,整个家干干净净的过年,同时也寓意着扫去一切穷运和晦气。

二十五,做豆腐,豆子之前就已经泡好,赵远山家中先前富裕,自家就有磨,无需去祠堂那边排队等磨。

两人合作半天,才将豆子磨好,正巧二婶过来借磨,想是特地晚些过来。

“又要借你家磨来用了。”二婶颇有些不好意思,平日大丫和小芽全赖杨婵教导不说,她还三不五时的过来借东西。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二婶平日帮我们也许多,何必这么客气。”杨婵笑笑,她心里确实这么想,“家里还烧着火,我们就先去忙了。”

二婶爽利的笑道:“你忙你的去。”

豆腐做的比别的要快,午饭前杨婵就做好两桌豆腐,他们家四口人,这些豆腐怎么吃都够了。

划出两块豆腐中午吃,别的全切好洒上一点盐,让赵远山拿到后院的石台子上。

这会天气冷,外面就是天然冰箱,不怕坏了。

接下来还有不少习俗,杨婵先前都没做过,全都跟着二婶一块完成。

二十六这日是割年肉,这时候百姓只有在年节才能吃上大块肉,所以肉也被叫做年肉。不过大多人的猪会在之前就选好日子宰了,现在就是割一块下来煮了。

他们家的肉在前天就送过来了,一直放在家里,到今天才开始分割。

三十斤肉只有两大块,一家四口每日吃的话,两个来月就没了。但是一般百姓都要吃一年,这还要减掉过年吃了的几斤,也就是说二十来斤肉吃一年。

有些人家连二十来斤都没有,过完年能剩个十斤就不错了,所以这些肉平日都是不能动的,万一哪日有个客人来,没点荤腥,面上实在难看。

二十八这日,家家户户开始做馒头,面是昨晚赵远山和的,今天天没亮,两人就起来开始点火烧水蒸馒头。

本来二婶是让杨婵放在她家做,只是杨婵想要放点糖,就没同意。

不是她小气,这时候白糖贵,她想着家中两个孩子都爱吃甜的,三十斤面粉,放五斤糖只有一点点甜。

这要是放在二婶家做,又参白面又放白糖的,估计人家心里也不舒坦。

馒头一个个搓的圆圆大大的,另外她还做了三十只包子,十只猪肉韭菜,十只豆腐包子,十只菜包。

这些包子她没打算送人,就自家四人吃,也差不多够了。

小草是女孩子,手生来巧,杨婵只教了一次,包子就包的像模像样,杨平则是捣蛋的,生生废了一只包子,变成馅饼。

最后被杨婵赶去灶台后与赵远山为伍,瞧他那小模样,还一脸委屈呢!看的杨婵是又好气又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