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2 / 2)

胤礽在开放海禁的“其二条件”上画了个圈以示重点,已经长肉肉,有了婴儿肥的小胖脸满满的肃穆庄重。

再看看历史上从1715年到1717年发生的事。首先,内忧:从当年的明清战争,和当时的天灾人祸开始,到顺治皇帝时期的迁民禁海,再到康熙皇帝早年延续父辈的迁民禁海,八年内战,长久以来导致东南沿海一带是民不聊生,制度全无。

虽然有了前面的三十年的休养生息,开放海禁,但还是有很多无食无屋的农民变成了海上流民“海寇”,肆意的烧杀抢夺海上往来商贩和沿海居民。

有的“海寇”更是因为对满清政府的世代仇恨开始和那些流亡的“前朝遗民”合作,把抢来的米粮都往这些“反清志士”手里输送,让朝廷不堪其忧,也让本来在1715年严词拒绝满清大臣们“重新禁海”的康熙皇帝产生了动摇。

恰巧这时候,又有葡萄牙,荷兰等殖民国家侵占了南海海域的澎湖列岛一带,对着往来船只和“海寇”一样毫无人性的,烧杀抢夺,无恶不作。上有满清保守派的不配合,下有被洋人收买的汉人内奸们的协助,让朝廷发兵剿灭这些无耻可恨的侵略者的战事每每都以失败告终。

如此风雨飘摇的大清国,让已近暮年,日趋保守的康熙皇帝实在是有心无力,再加上他的儿子们之间的你争我夺,骨肉相残的事实,更是让他心力憔悴。

在此背景下,压倒康熙皇帝的最后一根稻草来了。曾经和康熙皇帝结为盟友,联手击败噶尔丹的策妄阿拉布坦大汗从准格尔打进了西藏,对着大清举起了矛头。

康熙皇帝内心深处对于汉人的不信任在此时此刻达到了极致,他深怕在他平定准格尔战乱的时候,沿海汉人们在他的后背举起了“义事”,造他们满清统治者的反。

公元1717年也就是康熙五十六年,康熙皇帝下令禁海,并且制定了让后来无数华夏子孙每每想来都痛恨不已的“五大禁令”。

小太子再一次的阅读这一段历史资料,心情和以往每一次翻阅清末历史的时候一样的沉重。好像后来华夏大地那百年的国耻,国难,是上天注定好的,所有的事情都在那几年爆发出来,矛头直指“禁海”。

睁大眼睛,死死的盯着自己写的这些内容看了良久。终于,胤礽回过神来,把这几章薄薄的却又感觉有千斤重的纸张郑重放进一个紫檀木小匣子里。

上天注定的又如何?

既然上天又让他和阿茹娜格格回到现在的华夏时代,那就是注定要他们逆天改命!

或者说上天真有好生之德,生了恻隐之心,它也忍不下心眼睁睁的看着,世世代代在他的这片蓝天下出生长大,崇拜信赖它的华夏子孙们再遭受一次那样的痛苦磨难。

距离1717年,还有三十六年,他还有三十六年的时间,让大清国兵强马壮,民富国强,不再有这些让人无奈痛心又愤怒不已的内忧外患,让每一个大清子民都衣食无忧,安居乐业。

让皇阿玛将来不用再对任何西方国家委曲求全,毫无反抗之力,明知道“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 却是只能选择紧紧的关禁大清的门户,得过且过的贪图一时安稳。

现在的大清有了比西方国家先进了二百年的新式火器,有了满满的一国库银子,还早了历史三年的时间取得了天下的稳定。衣食住用行,已经有了“用”,“衣”,“行”,“住”也都在研究发展,更需要的慢慢的普及推广。所以,这下一步,当然必须是“农”的发展了。

仔细想一想,江南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只要休养过来,自然就还会是全国最发达繁荣的地方。那么他目前应该做的就是提高北方的农业水平,至少让大清的北方在粮食方面自给自足。

华夏的北方有着闻名世界的全球第三大块黑土地,松辽流域和三江草原,在地球的大灭世灾难来临之前,它一直是华夏世代子孙的“北大仓”,百年如一日的喂养着华夏北方的人们。

黑土地是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历经万年沧海桑田的演变才形成的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合耕种的土地。在它上面种植的作物,产量非常的高而且营养非常的丰富。

胤礽提笔,把嘟嘟所能提供的有关大清东三省黑土地的开发和养护,以及曾经为养活华夏十六亿同胞做出重大贡献的“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技术资料,都工整详细,条理分明的一一写了出来。

“梁九功大总管,皇阿玛可是睡下了?” 安耐不住的小太子,写完后就把他今晚思考的这些所有资料都整理好,放进那个紫檀小匣子里,自己亲自抱着,一路在魏忠管事等太监宫女们提着的两排灯笼的照耀下,摸着黑来到了乾清宫。

“太子殿下,您可是找皇上有非常紧急的事?”梁九功大总管笑眯眯样子的让小太子感觉好像有哪儿怪怪的,虽然看上去却是和往常一样的亲切和善的笑容。

岂不知对于他的深夜到来,梁九功大总管此刻的内心,确实是有点儿不知所措,又有点儿兴奋难掩的万分复杂。皇上今晚上可是点了一位娘娘的绿头牌,正要被伺候着休息那。

但是此刻站在自己面前,大半夜急着找皇上的,乃是皇上最宠爱的大清国太子殿下。他梁九功虽然被尊称为乾清宫大总管,其实也就只是一个卑贱的皇家奴才而已,太子殿下又是这么幼稚天真,单纯可爱的年纪。

皇上,您老人家说说,这事儿可不就是叫他这个老奴才为难嘛! 这该怎么明白的,把太子殿下给一口回绝掉,还不能误导了太子殿下吆。

第70章 电

“梁总管, 不是非常紧急的事情,但是孤想今晚就把这个匣子亲手交给皇阿玛。皇阿玛应该是刚刚睡下, 劳烦你给通报一声儿。”

“待会儿,皇阿玛若是生气的话, 孤全给担着,绝对不拖累你。”胤礽其实也是很困了,往常这个钟点,他早就睡熟了。可是既然现在来都来了,当然要见到皇阿玛。他还有一肚子的话想和皇阿玛讲讲。

于是小太子就用四阿哥惯常使用的“眼神杀技”,努力睁大困倦的双眼,眼巴巴的看着梁总管。

梁大总管的小心肝, 扑腾扑腾的,哎吆,太子殿下的小眼神太可怜了。

“太子殿下吆, 皇上以前就吩咐过了,有关您的事儿不管啥时候都给通报。您先进西暖阁候着, 夜里冷的很, 先喝杯热奶-子茶暖暖手脚。”梁九功大总管说这话就亲自把小太子送进了西暖阁, 又安排人送上来茶水点心。随后麻利的转到乾清宫后殿,通报给正在进行“创造小生命”运动的康熙皇帝。

阿弥陀佛,万佛保佑, 皇上您老人家大人有大量,千万别怪罪老奴不想着您此时此刻会有的处境。因为就算老奴知道太子殿下是照着四阿哥撒娇的样子,故意装出来的, 老奴也实在是忍不下心拒绝哇。

被打断了“和谐运动”正在进行时的康熙皇帝,,披着个厚厚的袍子从寝室走出来,脸色那个阴沉的吆,简直可以直接拿只毛笔蘸着写字,完美的诠释了啥叫脸黑的能滴墨汁。

梁九功大总管顶着康熙皇帝的“死亡视线”,虽然身子有点颤抖,后背有点冒虚汗,好在是稳住身体跪住了没趴下。

他可不敢让盛怒中的皇上等的不耐烦了,然后直接就把火气撒到他的身上,赶紧的抬出“灭火神器”太子殿下要紧,于是梁大总管压低声音,语速极快的解释到:“皇上,是太子殿下有事儿求见您。”

果然,康熙皇帝不再死命的盯着他了,也收回了外放的杀气腾腾。深呼吸,再深呼吸,胸口几次起伏,终于是压下了心里沸腾不止的冲天火气。

瞬间想到了上次小太子半夜抬着个装满火器资料的箱子来见他,让他忍不住熬了一夜的事儿,康熙皇帝一声不吭的转进了另一个房间。

一边被伺候着快速的穿好衣裳,一边在心里默默的发着狠,就算那个臭小子这次也是有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事情,他也要好好的教育他,让他分清楚什么是做事情的白天,什么是只用来睡觉的夜里…

哪知道等他进了西暖阁,抬眼一瞧,居然看到了这个大半夜不睡,跑来乾清宫求见他的儿子,在他这个皇阿玛过来的时候,自己却是躺在暖阁的小榻上,双手抱着个小匣子,眼神迷瞪着,一副好像快要睡着了的样子。

康熙皇帝只觉得自己满腔的火气憋在了胸口,憋得那个难受啊。满心悲愤的自我反省,他的这个平时恭谦有礼,孝顺体贴的儿子,是怎么给他宠的这么没心没肺,无法无法的?

大半夜的硬是把他这个皇阿玛从被窝里挖起来,自己却是困得撑不住了,先睡下了。

眼见小太子因为发觉了他的到来,揉着眼睛就要爬起来行礼,康熙皇帝硬按下没出发作的火气,满心无奈出声阻止儿子的动作,“不用起来,接着睡吧。胤礽今晚是要把这个匣子亲自送给皇阿玛?”

原来刚刚小太子实在是困得做不住了,他也不知道皇阿玛要什么时候能过来,就想着先在小榻上躺下眯一会儿。此刻听见皇阿玛发话好像是不用行礼,简直恍如天音入耳,模糊不清的嘟囔了一声“皇阿玛”,把小匣子朝康熙皇帝的方向推了推,就听话的闭上眼睛,“接着睡”了。

完全忘记了他刚刚准备的一肚子的好话儿,以便劝说安慰看完资料后会伤心难过的自家皇阿玛的事情。

康熙皇帝瞪着瞬间睡着了的儿子,哑口无言,实在是憋屈的说不出话来。

他当然知道太子平时不光是从没熬过夜,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还要比大阿哥他们多一个钟头,生活作息又一向准时准点,今晚能撑到他过来,估计已经是极限了。可是还是气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