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1 / 2)

谨言 来自远方 2512 字 2个月前

李谨言走出校长室,一路有先生和学生认出他,和他问好,走到校门口,小豹子已经等了有一会了。

“言哥。”

李谨言将楼二少一把抱起,“言哥刚才有事,睿儿等急了?”

“没有。”

车子一路驶过长宁街,楼二少的肚子突然叫了两声,小豹子正襟危坐,没出声。

“睿儿饿了?”

“恩。”楼二少诚实点头,今天上了体育课,先生带着跑步,楼二少还好,很多孩子在放学前,肚子就开始叫了。

李谨言本想让司机停车,路旁就有一家饭庄,想了想,又作罢,还是回家再说吧。

回到大帅府,李谨言马上吩咐厨房做饭,让楼二少自己坐在沙发上看画册,马不停蹄给欧洲发电报,如今也顾不得那么多,一封电报比得上一封长信,按照大洋计算,几百块不在话下。

当夜,李谨言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整晚都没有睡好,干脆坐起身,掰着手指头琢磨,就算乔乐山和丁肇还没研究出特效药,消炎药和感冒药一类的还是先送去一批。再询问一下刘大夫,是否能想办法预防。

隔日,将楼二少送去学校,李谨言马上去见了二夫人,又给京城的楼夫人打了电话。然后就守在大帅府的电报机前眼巴巴的瞅着。

负责收发电报的兵哥压力山大,恨不能下一刻就有信号传来。被李三少这样盯着,他冷汗都要冒出来了。

最先回电的不是楼少帅,而是许二姐。欧洲的情况还不像李谨言想的那么糟糕,各地相继发现了类似病例,却都算不上严重,比起每天在战场上的伤亡,因病而死的人数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大部分欧洲人,此刻并没意识到这场传染病会产生多大的破坏力。

就算如此,李谨言也没敢放松,毕竟,历史上那几千万的死亡人数不是捏造的。

楼少帅接到李谨言的电报时,西线德军正发起第三轮攻势。

在康布雷,德军的攻势虽然猛烈,却没采用毒气弹等手段,只是“常规性”进攻,战斗强度虽大,华夏军人的伤亡却不多。相比之下,美国大兵防守的那片阵地就惨了点,还没适应堑壕战的美国牛仔,也只能依靠斗志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

好在牛仔们大多醒悟了“正义和自由”与“鲜血和生命”的关系,面对德军的进攻,也能咬紧牙关撑住。

英军的表现可圈可点,就算失去了大部分精锐,英国人的韧性也值得称道。

法国人的防线是最先被突破的,虽然没发生联军上层最担心的士兵哗变,问题同样不小。此时的法军几乎丧失了斗志,和死守凡尔登一步也不后退的那支军队简直是天壤之别。

柿子要捡软的捏,这个道理人人皆知。

德军在法军防线的突破,对联军的打击是可想而知,在进攻的最后,德军的的一支部队距离巴黎不到三十七公里!

在这种情况下,联军指挥部强硬的下达命令,华夏远征军与美国远征军必须支援法军!

“这是真急了。”

宋武放下电话,转过头,外边炮声轰鸣,楼少帅却八风吹不动的靠在桌边看电报。

电报很长,楼少帅看得也相当认真,宋武抬头望天,又和坐在一旁的龙少帅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都知趣的没在这时出声打扰。

小别胜新婚?这词不太恰当。

距离产生美?这话好像还是楼长风他媳妇说的。

那该怎么形容现在的状况?

总之,当马少帅顶着钢盔,抓着一把冲锋枪走进来时,宋少帅继续望天,龙少帅正研究地面,楼少帅专心致志的读电报。

“不是说洋鬼子下令了?”

马少帅摘下钢盔,长腿一迈,走到桌边,拧开水壶咕咚咕咚灌进嘴里,“怎么没动静?”

“不是。”宋武示意他去看读电报中的楼少帅,“国内来电报了。”

电报?

马少帅愕然转头,十几张纸的电报?这是南北又开打了还是洋人又在背后鼓捣事?他们现在都自身难保了吧?

“不是,他媳妇发来的。”

马少帅恍然大悟,没等说话,楼少帅却在此时抬头,目光似电,不发一语,将手中的电报折好,收起,上衣口袋装不下,就装到衬衣口袋里。

看他此举,其他三人同时无语。

就算他们好奇电报中写了些什么,也用不着这么防备吧?

实际上,楼少帅并非“防备”,只是“习惯”使然。

“下令各部,固守阵地。”楼少帅站起身,“另派第五十师增援法军。”

“一个师?”

“再加两辆坦克,”楼少帅戴上钢盔,“足够了。”

德军的进攻虽然猛烈,却已经是强弩之末,继续推进就有被联军拦腰截断的风险。对方正收缩兵力,显然在为下一波进攻做准备,没必要在这个时候和德国人死掐。

宋武领会了楼逍的意思,转头对率兵增援的师长说道:“告诉弟兄们,这场仗不必太拼命。”

没好处可捞,用不着和德国人拼命,就为给法国人擦屁股。

同时出发的还有一支美军部队,美国牛仔们学乖了,开始“紧跟”华夏兵哥们的步伐,在抵达法军防线后,见德军后撤,也没脑袋发热的往前冲,倒是让华夏大兵们看得稀奇。

“这帮美国佬什么时候学聪明了?”

正如楼少帅所预料的那样,德军在攻破法军防线之后,没有再继续进攻,而是重新调部署。不过,留给联军喘口气的时间并不长。

六月九日,德军的第四波进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