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1 / 2)

谨言 来自远方 2479 字 2个月前

“然后回关北。”

“少帅,那个……我还想南下……”

“恩?”

楼少帅的手滑到李谨言的领口,拇指擦过他的喉结,李三少知趣的沉默是金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十月二日,李谨言和楼少帅一同乘火车从天津前往京城。

在此之前,他已安排陆怀德和廖祁庭继续南下,随行的有两名情报人员和五名兵哥。得知李谨言将转道前往京城,并在之后返回关北,陆怀德没说什么,廖祁庭的表情有些微妙,似乎想笑,却在李谨言威胁的目光下,把嘴角的弧度硬生生压了下去。

好吧,他不笑。

可看到现在的李谨言,再想起之前和天津商界众人谈笑风生,做生意手腕一流的李三少……这差别,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李三少撇嘴,面对楼少帅,基本没人能做到泰山压顶不低头吧?

老虎爪子拍下来,他几天都不用出门了。虽说这没什么……可到底他脸皮还不够厚啊……

京城

楼少帅的专列驶进站台,火车的鸣笛声之后,是昂扬的军乐声。

站台上等候的政府官员,各界代表和进步人士,以及年轻的学生们,看到一身戎装的楼逍从车上走下,立刻发出阵阵欢呼。

楼逍站定,靴跟一磕,庄重的敬了一个军礼,照相机响个不停,欢呼声更加热烈了。

这个时候下车?李谨言站在列车车厢门口,有些犹豫。尤其是看到站台上众多或扛或抱着相机的记者,总觉得现在下去不是个好主意。奈何楼少帅敬礼之后一步不动,站定,侧头看向车厢门口,明显在等他。

李谨言咬牙,故意的,绝对是故意的!

众人的目光也随着楼少帅的动作看向车厢门口。

一身长衫的李谨言出现在众人的面前时,热烈的欢呼声顿了两秒,周围的记者却好像抓到了什么,满脸兴奋的朝前涌了过来。

十七八岁的年纪,相貌极好,乘楼少帅专列进京,同处一个车厢,如果不是随员,那还能是谁?

大名鼎鼎的李谨言李三少啊!

天津日租界被包围以来,关于李谨言的传闻也是甚嚣尘土。

由于李谨言之前一直很低调,想要知道他的长相很难,他的照片比楼少帅还少,连他自己创办的《名人》上都没有刊登过。

民族商人李家的后人,创办实业,开垦农场,救济贫民,被公举为北六省总商会会首,楼逍的夫人……

据说大量外省人涌进北六省,同这个李三少有不小的关系。

不过这些都比不上另一个传闻,据说,之前发生在秋山道的刺杀事件是日本人做的,楼少帅派兵包围日租界,根本不是为了什么悍匪,而是为了报复,给李谨言出这口气!

这样的传言在京城相当有市场,一些小报还绘声绘色的就此专门写了报道,有心怀的恶意的,甚至将李谨言形容成了“邓通”“董贤”一流,更有甚者,将他比作“褒姒”“妲己”,明着是攻击李谨言,实际上却在影射楼逍昏聩,为一己之私挑起两国争端。

此类报道是谁的手笔不言而喻。

毕竟楼逍的身份摆在那里,之前的战绩也摆在那里,加上临时接管日租界,更是让国人有扬眉吐气之感,这样污蔑他的言论,华夏的报纸上绝对是少之又少。李谨言也在北方商界有不错的口碑,很少有人会如此诋毁他。

国人重信,李谨言既然嫁进楼家,那他就是楼家的人。正经记入楼家的族谱,百年后要进楼家的祖坟。

不管他是男是女,这一点都不会改变,除非楼逍休妻另娶,当然,现在不叫休妻叫离婚。很多新派人士结婚也不再遵循古礼,而是选择在报纸上公告,穿西式礼服在教堂举办婚礼。

信封天主基督的家庭尚且罢了,那些家中有上了年纪的老人且不信教的,见到西式礼服非黑即白,尤其是新娘头上的白纱,险些气得背过气去,这是办喜事还是办丧事?不拜长辈却让一个洋人做主婚人,这是哪门子道理?

更有甚者,“新派”人士互相“爱慕”,男不顾家中发妻幼子,女不要脸皮,堂而皇之抛妻弃子另办婚礼,言此举为打破封建婚姻陋俗。殊不知,那个被他们视为封建陋俗的女子有多么的无辜。

记者们全部一拥而上,李谨言被吓了一跳,以往在旁围观时倒不觉得,等自己成为主角才发现,被相机和记者包围,实在不是一件会让人感到轻松的事情

负责警戒的兵哥和警察想要上前,楼少帅却先一步握住李谨言的手腕,将他护在身侧,当有记者大声开始提问时,率先开口说道:“内子身体不适。”

言下之意,不接受采访,诸位哪凉快哪里歇着去!

“少帅,李少,就问一个问题……”

众人不愿放弃,楼少帅却视若无睹,护着李谨言就大步流星的往外走。面无表情,一身杀伐之气,让这些没上过战场的人心生寒意。

记者或许敢包围李谨言,却不敢包围楼逍。实在是楼少帅凶名太甚。

一个日本领事,一个日军大队长,几百日本侨民。

当真都是在自发的暴乱中丧生和失踪的?楼少帅的独立旅也真的是应桥本大队长的请求才进入租界的?开枪也是被迫自卫?

没人敢打包票。

但楼少帅这么说,法国人可以作证,连隔一条河的意大利人都站在他这一边,日本公使再跳脚又能怎么样?

狠,绝,下手毫不留情,不给任何人可以翻盘的机会!

这就是大部分人对楼逍的看法。尤其是接连被他坑过的俄国人和日本人,对此更有切身体会。

李谨言被楼少帅握着手腕,护着肩膀走出了车站。

三角巾已经拆了,但他胳膊上的枪伤的确没痊愈,楼少帅说他身体不适也不是胡诌。不过内子什么的……反正在宋武面前也说过,事实上也的确没什么好反驳的,李谨言磨磨牙,认了。明天京城报纸上会不会出现这句话?

李谨言决定接下来一个星期都不看报纸了。

大总统府的车辆早已在车站外等候,见楼逍和李谨言坐进车内,车门关上,一直跟出车站的记者不免有些失望和遗憾,能采访到楼少帅不容易,何况还有李三少。好在记者们都不是石头脑袋,楼少帅对李谨言的维护也足够他们大书特书,或许这样的新闻会让报纸的销量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