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叫做
金公主院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随着电影不断的红火,香江的院线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排名第一的不再是邵氏院线,他们虽然拥有17家电影院,但嘉禾今年就增加了3家戏院加盟,一共拥有了18家电影院,成为了香江第一多数目的院线。
而倾向内地的长城院线,一共有12家电影院,但这些电影院规模通常偏小,而且位置不好,平日里要不是有内地的资金暗地里支持,他们都没办法维持下来。
接下来的第四名,就是三十年后,名声震天的安乐院线了。
这个只有自己的5家电影院的小院线,位置和规模都不错,而且最擅长放一些美国和欧洲的电影,所以平日里还是有不少的拥趸的。
哦,对了,他们的外购电影,多半都是那位十三岁就开始在国外奔波、以后成为华国在国外第一有影响力的发行商——江智强购买的。
说安乐院线名气震天,其实也不完全对,虽然它以后改组成了百老汇院线,是香江的第一大院线,但也就那样子了,只有11家电影院就是香江最大,真是让人唏嘘不已,想嘲笑一番,都没有了兴趣。
它的真正名气,还是在於它的老板江智强身上。
江智强就是华人第一发行推手,凭着四五十年跑外埠买电影的经验和人脉,华国的任何电影,想要在外埠卖出好价钱,或者是堂堂正正的上映去参加奖项评选,那就只能找江智强。
因为他能为你做得最好。
故而,你说江智强是华国电影的超级巨擘,也是不为过的。
别看他的安乐电影公司规模不怎么大,但华谊兄弟、博纳电影、光线传媒等等巨头,都需要仰仗他的发行能力。
就算是万达电影,因为到处收买院线,成为了这么牛比到天下第一的存在,许多时候也得对江智强客客气气的,就是因为江智强在各方面的人脉沟通上面,有着非常强悍的能力,有时候并不是你钱多、院线多,就能赚钱,就能得奖的。
殷俊也有琢磨过,以后自己做电影公司,向海外进军的时候,要不要把江智强给挖过来。
但想了想之后,殷俊还是放弃了。
江智强和他的大哥并不缺少金钱,他们一直在做院线,在做发行,还拍摄电影,属於中等档次的公司和院线。
所以江智强并不喜欢为别人做事情,他喜欢自己运作自己的,毕竟他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人脉,而不是其它的金钱什么的。
以后殷俊想要发展自己的电影事业,绝对不是仅仅靠一个跑单帮的,就能做得好的。
他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站在全世界发行的高度,来帮自己做电影的发行——无论是香江的还是在美国做的电影。
这样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是最好。
如果依靠江智强的话,万一他离开了公司,那不是什么都泡汤了?
他构建的发行渠道,重要的可不是针对哪家公司,而是他这个人,别人也只认他这个人,而不是殷俊的公司。
江智强走了,还能凭着自己的个人人脉做事情,却肯定会害苦倚重他的电影公司。
与其将来对他的依赖性太强,还不如一开始自己辛苦一点,自己构建自己的电影发行渠道,这样稳扎稳打,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有利。
况且殷俊也不是没有依仗,有着对未来40年的了解,他还怕自己的步骤不对,方向不对吗?
回到雷觉昆的电影院线上来。
他一口气冲嘉禾拉走了4家自己的电影院,那么嘉禾就只剩下了14家,於是又下降到了第二位,还是邵氏的17家电影院称霸。
第二的如此反而是金公主院线了。
这对於雷觉昆来说,是很好的一个兆头。
他也的确是雄心勃勃,想要打造一个电影王国出来。
但雷觉昆的第一步,其实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容易和简单。
原因出在一个方面。
电影包底费。
现在每个公司的电影院,你去上映的话,都要缴纳包底费的。
包底费也就是指你每天给电影院多少钱,那么剩下的都是你自己赚的。
但电影院不允许你做无本生意,必须先拿钱才上映,这就让许多资金匮乏的导演或者小电影公司很不适应,於是受到了许多的制约。
也只有邵氏和嘉禾两大电影公司的旗下子公司、自己的导演们,拍出的电影来,才不用缴纳包底费,所以他们就凭借着这一点,收获了大量的人才。
既然大量的人才都在邵氏和嘉禾,又有谁愿意来你金公主院线上映呢?
况且你又不是不收包底费,而且我们还不知道呢的其它收费,比如反映费、清洁费等等费用怎么样的,你的结款这一个有没有保证,如果到了时间不结款,给我把票房吞了下去,那我怎么办?
嘉禾和邵氏虽然也非常的拖遝,但人家好歹是大公司,有保障,我最后可是能领到钱的!
单凭着这一点,就有更多的小公司和导演,愿意去嘉禾和邵氏了。
也只有等到雷觉昆察觉到了其中的困境,然后积极的作出改变,他的金公主院线才能迎来转机。
可也仅仅是转机罢了。
真正让金公主大放异彩的,还得是雷觉昆再次觉悟,真正的找到了做电影的诀窍之后!
而这个诀窍
其实就是一家公司。
它的名字
叫做
新艺城。
……
(三天小爆发!这寒冷天儿!来点订阅支持一下吧,老爷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