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节(1 / 2)

四爷还在户部忙着收债,弘晖也是在前院等了三天才等来了四爷。

对于弘晖的请教,四爷是高兴的。

这孩子小时候跟自己亲近得很,这几年年纪大了,也懂事了,反而总是报喜不报忧,叫他觉得父子之间感情有些疏远了。

弘晖对着四爷说了自己的迷惘。

四爷觉得福晋和十二说得都有道理,虽然意见向左,但出发点都是为了弘晖好的。

就像他自己,虽然喜欢十二的豁达开朗,但也同样喜欢十三弟的积极上进。

换言之,只要是把心思摆的正,活出自我,不管怎样都是好的。

这些年京中形势不比往年,皇子们也是能低调便低调,尽量不去招人的眼,谁都不想搞特殊。

就拿四爷府里来说,通常都会请相熟的医馆郎中过来诊治,不大会专门动用宫里的太医,尤其是几位院判。

四爷想着找太医们给弘晖来一次会诊,如果弘晖真的身体有问题,那就按着十二的说法。叫他修身养性,不让四福晋太影响他。

若是弘晖身子健朗,不需要太多忧担忧,那就上进一些也无妨。

只是这找太医们会诊一事,还要麻烦十二想想办法。

殷陶见四爷有所松动,当即便应了下来,选了个晴好的天气带弘晖去制药处走一趟。

两人乘车前赴宫城之时,路过直郡王门口,看到外面正有人舞狮,还有人放炮。

直郡王的官方说法是为了歌颂这太平盛世,但殷陶觉得这多半是因着索额图倒台的缘故,直郡王被压了这么多年,也斗了这么多年,实在按耐不住心中激动,故而有了这些庆祝。

外面动静实在太大,弘晖打开车帘望向窗外,对着殷陶悄声问道:“十二叔,大伯父府前为何如此热闹?”

殷陶并不想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污染,便假装不了解,轻轻摇了摇头:“这个不好说。”

弘晖“哦”了一声,再度小声道:“我还以为是因为那位索额图大人呢……”

殷陶默默地给弘晖递了个甜枣。

小小年纪就这么明察秋毫,长大以后那还得了?

两人边走边聊,不一会儿便到了殷陶的分管部门——太医院制药处。

如果这个世界可以按照历史进行,四爷上位的话,弘晖便是太子第一顺位人选。

就算弘晖日后不是下一代君王,也会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亲王。

殷陶觉得,给弘晖进行一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教育很有必要。

有制药处这个实例在,相信弘晖也很容易听得进去。

在参观制药处的同时,殷陶也把一些简单的先进的西医和制药理论对弘晖进行了灌输。

弘晖听说像是种痘一样,可以用病菌可以治愈病菌,甚至药材的提炼物还可以用机关量产,觉得惊讶到不行。

以前从来不知道,十二叔竟然这般厉害,如此高深的学问都能知道。

弘晖也很是好奇,十二叔是从哪里知道这么多先进的东西?

面对弘晖的疑惑,殷陶继续脸不红心不跳地忽悠小侄儿:“十二叔西文还算不错,你九叔也是知道的,这里面不少事是洋人们教的,还有一些是根据洋人们的说法总结出来的。所以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不是句空话,不止读书是可以明理,和那些比我们知道更多新鲜事物的人谈话也能学到很多。即便日后你出了书房,不再念书,也要做到终身学习。”

和弘晖参观完制药处后,殷陶又带着他去太医院转了一圈,请各位医科大拿给弘晖诊脉,并将结果记录在他特地带来的小册子上。

看着几位太医忙前忙后招呼他两个,殷陶突然就有种部门领导亲戚家的孩子来了,请同部门下属过来看看孩子的即视感。

殷陶不负四爷所托,当天下午便将脉案拿回来交给了四爷,四爷一看完那册子便下了决定,从即日起,弘晖事事要以调养身体为先。

随着《升平调》的广泛传播,不光京城百姓看那些欠债官员很不顺眼,时时议论,处处施压,就连官员们看了这出戏的家眷们也有些脸上发烧,有意无意催着家里还钱。

有了群众力量的支持,四爷收债越发顺利起来,人精神了,也不必日日在户部熬得那么晚了。

收债之事开始稳步推进的同时,康熙那边也有了举动。

许是觉得在太子的事情上亏了四爷,许是觉得要继续打击太子势力的缘故,康熙虽然没逼着太子还钱,但是强压着索额图一系都还了钱,对四爷的工作产生了极大的正面影响。

皇上亲自出手,连太子的人都被迫还钱了,他们这些秋后的蚂蚱还能蹦跶几天呢?还是早些把钱还了吧。

毕竟那个动不动就喜欢黑脸的四贝勒最是不讲人情,不是个好惹的。

因为有了这些事情,收债的事情开始步入正轨,甚至还有人些人没等到户部催收,怕后期担责,主动过来还钱了。

四爷觉得,这一切之所以能这般顺利,十二弟功不可没,是必然要过去感谢一番的。

四爷精心挑选了两大箱礼物送了过来,对于其中几件颇有来历的礼物,还拿出来对殷陶解释了一下。

十二弟已经不是捧场了,而是各种惊叹,真是一点儿也没见过世面。

日后必须好好改造一番。

面对四爷的嫌弃,殷陶也挺无奈的。

就跟那些后来发家的富豪们还会怀念乡间生活和农家乐一样,他的价值观形成在现代的双职工家庭,虽说也算中产阶级,但距离巨富实在是有些距离,更何况这是皇家,偶尔露出一些没见过世面的举动也并非他的本意。

随着舒怡月份的增大,需要开始着手挑选生产要用的稳婆和乳母。

佟贵妃不敢插手十二阿哥的事情,便下放了权利,叫定嫔自己来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