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盐商(2 / 2)

逍遥侯 大司空 2071 字 1天前

两天后,考试的试卷,李中易全部批阅完毕。有考试,就必须有名次,在李中易拟定的初步选拔名单里,大多数的州县官员都出身於寒门。

之所以选拔寒门子弟出来做官,最核心的一点,就在於,他们没有硬靠山,必须依赖於李中易的信任。

更重要的是,本地的达官豪门对於政治的逻辑和利益分配,有着天然的优势。

说白了,即使李中易选拔了他们出来主持吴越十三州的政局,他们也不会对李中易有太多的感激。

与他们相反,那些寒门读书人以及没有大靠山的低级官员们,一旦坐上了那个位置之后,肯定不乐意被替换下来。

这么一来,他们只能跟着李中易走下去,哪怕前路再艰险,也必须一直追随下去。

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李中易的用人原则一向是唯亲,也只有他深入了解过的人,才会获得足够多的信任。

在李中易的书案上,有好十个装订好的厚本子,分别记录他比较熟悉的各级军政官员的动态表现。

说白了,这就是李中易私下记录的官员人事档案。档案里包罗万象,从官员们的治政表现,一直到诚信记录,无所不有。

俗话说的好,走的路,说过的话,只要做了必定会留下痕迹。把这些痕迹记录在案之后,李中易的用人,可以更加的有针对性,可谓是善莫大焉!

三天后,考试的名次,正式张榜公布於众。

按照事前制度的规则,本次考试合格的官员们,还需要参加李中易亲自主持的考试,才能按照各自的能力和水平,被分配为各级官员。

张本年,原是杭州府衙的推官,自从李中易打进杭州城之后,张本年就失业了,回家闭门读书。

原本,张本年以为再无出头之日,万念俱灰之际,甚至有过索性从商的打算。

然而,形势变化之快,完全出乎於张本年的意料之外。

李中易进杭州之后,没过两天,就宣布了原任各级官员参加全新考试的政令。

张本年原本不想参加这种莫名其妙的考试, 但是,他做官多年,对於经商却是不怎么精通,左思右想之下,最终还是决定参加此次考试。

毕竟,榜文里有句话特别容易打动人心:地不分南北,人无分贵贱,识字即可应试!

客观的说,以张本年作官的资历,早就提拔成为朱紫重臣了。然而,没有硬扎靠山的张本年,此前只能混迹於中下层官员的行列之中,始终无法获得晋升。

今天是放榜的日子,张本年叮嘱管家,让他去张榜的宫门口,去看一看考试的名次。

可是,张本年在家里左等右等,始终没见管家回来报讯,他心里一急,索性换了身不由己起的眼便装,亲自出门来看榜。

宫门前,人山人海,万头攒动,比任何时候都热闹。

张本年好不容易挤到了前排,迎面却见他的名字,居然排在了第一的位置上,他立时呆住了,简直不相信他自己的眼睛,怎么会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