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社会,天然就有竞争,要么符合李中易的要求,被快速提拔起来。要么,就会被末位淘汰出局。
在参议司系统之中,每个月都会有固定的考试,根据考试的结果,总有百分之五的参议,被请出参议司的系统,并补充同等数量的新型军官进来。
在李家军的体系之中,参议司系统的军官,起到的作用是谋划作战并承上启下,绝对不容庸人长期混日子。
在回去行宫的路上,李中易接到了水师发来的战报:赵老么已经利用各种火炮的巨大威力,在杭州湾成功逼降了吴越国的水师。
“嘿嘿,赵老么不愧是水师宿将。”李中易对赵老么的表现,非常之满意。
吴越国的水师力量,当然无法和强汉朝的强大水师相提并论,单单是船载火炮这一项,就差距甚远。
但是,吴越国的水师力量的特点是,运输型的海运大船颇多,正好适合搬运杭州城中缴获来的数不胜数的战果物资。
说白了,多了吴越国水师的诸多大船,不管是运兵、运马,还是运物资,都比此前要从容宽裕的多。
如今,强汉朝的水师加上吴越国的水师,大船已近千艘之多。单就水上力量而言,强汉朝的水师已经远远超过了林仁肇统帅的南唐水师,更别提强汉朝的传统优势步军力量。
归根到底,李中易是依靠强悍的步军力量,夺取的大周江山,南唐的羸弱步军根本无法和李家军相提并论。
在历代统治者之中,李中易算是最重视水师的一位,水师的重要意义就在於,调兵和运输物资的成本最低。
有了曾公昌的提醒,李中易已经下定了决心,打算沿着淮河、黄河和长江,修建若干个物资储备中心,以应对帝国领土日益扩大的政治和经济需求。
回到行宫之后,吴越国官员们的试卷,已经整理完毕,并整齐的码放到了李中易的御案之上。
李中易望着堆积得老高的试卷,不由暗暗叹息一声,这就是为人君父的代价吧。
此次吴越国低级官员们的考核,因是大军出征之中,文臣们都没随军,主考官只能由李中易亲自担任,也必须由他亲自担任。
毕竟,选拔任用合格的官员,事关吏治的清明以及基本国策的推行,李中易绝不敢马虎大意,哪怕试卷再多,也必须他一个人勇於承担起来。
三天过去了,李中易紧赶慢赶,终於赶在出兵西进之前,把所有的试卷,全都精读了一遍。
最终的结果是,符合李中易要求的吴越本地官员,仅有不足十人而已。其余的人,要么书法甚佳,但治国的政策完全是瞎编;要么是,空洞之极,不知所云。
不过,透过批阅的这些试卷,李中易算是看明白了,无论大江南北,儒学的影响力可谓是根深蒂固。
客观的说,一百份试卷之中,有九十九份,和儒学的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近千名官员之中,仅有不足十人,和李中易的治国理念有着大致的相似之处。
其中,最令李中易欣赏的一份试卷,是前任吴越国市泊司主簿刘佳文所写。
在试卷中,刘佳文花了很大的篇幅,分析了海外贸易的重要性。 虽然,刘佳文更多的是关心赋税的增多,却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李中易提笔在小本本上,一笔一划的记下了刘佳文的名字,在他看来,只要是人才皆可使用,不拘一格降人才嘛!
至於,用人要疑,疑人要用,这主要是看监督机构,能否进行有效的监督了。
要让官员们不敢贪,不能贪,以及不愿贪,并不可能一夜之间全部解决,只能慢慢的来。
尽管符合李中易心意的吴越国官员,不足十位,不过,李中易留下名字的官员,依然超过了五十位。
毕竟,吴越国刚刚平定不久。如果李中易头一次选拔出来的官员,仅有不足十位,难免会让吴越地区的仕绅们,人心浮动且不稳。
就在李中易批阅完公文,即将上床安寝之时,同知军法司事的李浩东突然紧急求见,说是有大事禀报。
李中易心头猛的一沉,以李浩东的性格,必须是真的出了大事,他才可能漏夜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