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1 / 2)

嫡妻不贤 温凉盏 2464 字 13天前

看到渠莹如今这样幸福,宜生高兴极了。可以说当初正是为了阻止渠莹嫁个文郡王的命运,才导致了七月和亲的结果,但无论如何,她并不后悔帮助渠莹,后悔也只是后悔当时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没有把事情做地更妥帖更仔细些。

所以,看到渠莹如今这样,宜生很高兴。

梁氏却又感激又羞愧,看到渠莹后这感激和羞愧便达到了顶峰。

当年因为宜生阻挠渠莹嫁文郡王,她便对宜生生出怨恨,对她诸多抱怨,小人之心地以为宜生是不想自己女儿好。

可如今看吧,不说渠莹如今生活美满,就说那文郡王。那次文郡王没娶成渠莹,换了个别的书香门第的贵女,起初倒还好,但很快文郡王便掩不住本性,跟他父亲睿王一般,整日地贪花好色,冷落正妻。梁氏后来也见过那位文郡王妃,整日落落寡欢的模样,与渠莹婚后幸福的模样形成极大反比。

这时候,被权势迷了心的梁氏才幡然醒悟,明白了小姑子的良苦用心。

更不用说,后来睿王一脉倒台,睿王和文郡王直接被圈禁,没多久便送了命。而那位文郡王妃,却是与许多其他睿王府女眷一般,在尼姑庵落了发,才不到二十岁的姑娘,却每日吃斋念佛,一辈子都望到了头。

若当时不是宜生阻拦,如今在尼姑庵里枯对青灯的就是渠莹了。

每每想起这点,梁氏就又庆幸,又后悔,又羞愧。

所以如今宜生回来,她是真心高兴,也想为过去自己的小心眼和错误弥补,因此说着说着,就抱着宜生痛哭忏悔起来。

宜生拍拍她的肩,没有说什么。

梁氏为人她早就清楚,做出救渠莹的决定时便也预见了梁氏可能会怨恨她,但她依然做了,因为对她来说,相比起被梁氏怨恨,渠莹的一生幸福更重要。

如今渠莹过得好,梁氏也明白了,还有什么好追究的呢。

总归是一家人。

这般哭哭笑笑地叙着旧,终于,渠明夷有些小心翼翼地问出大家早就藏在心头的话。

“妹妹,你和七月这些年……怎么过的?”

花厅里瞬时便是一静。

问的是怎么过的,潜意思却是当年那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当时都说宜生和七月是被马匪掳走,而被一帮马匪掳走的女人会有什么下场?

左不过被糟蹋。

这对宜生和七月这般出身的闺阁女子来说,简直是比死还糟糕的结果。

许多贞节烈女,被贼匪侮辱后自感无言再存活于世,多半便自杀了。而没自杀又被救回来的,下场却多半还不如自杀。

旁人的冷眼流言,世俗的非议指责,甚而还有至亲之人的责难和迫害,所以许多女子被糟蹋后宁愿死,便是不想受那般痛苦。

曾有个书香世家的女子,也是被贼人糟蹋了,好不容易挣着一口气逃回来,结果,却是被其家族悄悄沉了湖。

渠家不至于像那个书香世家那般残忍,但若宜生和七月真被糟蹋了,他们心里也绝不可能没一点异样,况且,就算渠家人不在乎,外人却在乎地很。

宜生和七月今日这样回来,恐怕明天满京城就传开了关于她们的流言。

所以,渠家人一直忍着没问,直到似乎无话可说了,渠明夷才这般小心翼翼地问出口。

宜生愣了下,旋即便明白他们在担心什么。

她笑了笑:“哥哥你放心,三年前我和七月遇到的不是马匪,是被人救了。”

渠家人都愣了,没想到竟是这个答案,一边松了口气,一边好奇地追问。

然而宜生却不开口了。

她望了望大门处,问道:“父亲还没回来么?这事……说来话长,还是等父亲回来一并说罢。”

她是没遇到马匪也没被糟蹋,但对渠家来说,她的遭遇……或许并不比遇到马匪好多少。

渠明夷便道:“你还不知道吧?红巾——当今登基后,父亲便辞了翰林院的差事,这些日子心里都有些……不畅快,每日便去寻访旧友,每每傍晚才回家。今儿也不知去了哪儿,派去的人也不知去哪儿找,只能多派人挨个儿地寻,所以怕是要回来地晚一些了。”

听到渠易崧在罗钰登基后便退出翰林院,宜生便心里一苦。

果然。

脸上却保持着镇定,说道:“无事,那便再等等吧。”

渠明夷也不再追问,一群人便只好等。

好在,渠易崧并未让他们等太久,还不到午饭时分,渠易崧就回来了。

渠易崧如今已年届七旬,头发胡子都花白了,但他身体一直硬朗,宜生记得,三年前她最后一次见父亲时,他还每顿能用两碗饭,站着时依旧如松柏一般高大挺直,比普通老人矍铄健康许多。

然而,此时看着那个大步走向自己的老人,看着那明显瘦了许多,甚至连身材也矮小了些许的身影,宜生眼里瞬间漫上泪来。

“爹!”她抑制不住地哭出声来。

作者有话要说:  补昨天的二更~

感觉欠债越来越多的样子……明天又是该死的周一……我恨周一tat

☆、第133章 8.14

渠易崧大步踏进花厅, 一向沉稳的步伐难得紊乱, 听到宜生唤他, 他浑身一震,沟壑纵横的脸上皮肉颤抖着,一行清泪流下, 哑着嗓子叫了声:“宜生。”

宜生再也忍不住, 冲上去双手紧紧抱住了这个年逾古稀的老人。

“爹!”她哭喊着。

“哎。”渠易崧抚她的头发, 眼泪还在不停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