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关卓凡的七寸(1 / 2)

乱清 青玉狮子 2004 字 13天前

官场之上,有一个轶闻,主角是去年故世的湖北巡抚胡林翼。

胡林翼是一代名臣,死后清廷谥以“文忠”,可见对他评价之高。据说在湘军围攻安庆时,曾国荃陪着他策马登上龙山,俯视全城。胡林翼看完形势,意气风发,对曾国荃笑道:“长毛虽强,不足平也。”笑声未落,忽然看见长江上有二艘洋船,鼓轮逆江而上,势若奔马,疾如飘风。胡林翼顿时脸色大变,连呕数口鲜血,回营以后病情加重,如果再有人跟他谈洋务,则闭目摇手,一言不发,没过多久就黯然病逝。

关卓凡此刻的心情,正与那位“胡文忠公”相差仿佛。英法的兵舰在高桥开火,炮弹固然是落在太平军的阵地上,可是亦与落在他自己的心头无异。王书办冒冒失失地大喊大叫,正好触了他的霉头,挨了一记耳光,毫不冤枉。

他倒不是同情太平军。在他的心目中,满洲朝廷固然不足倚赖,可是太平天国就更不足取——洪秀全若是坐了天下,那会是什么光景?即便只是想想,亦会令人不寒而栗。

为了这一场决战的胜利,诱使洋人的兵舰参战,在关卓凡而言,算是无奈之举。他所忧心的,是巨炮迸发之时的那种威势。完全想象得到,号令一下,黑洞洞的炮口忽然喷烟吐火,一颗颗威力无比的炮弹呼啸而去的情景。

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让这样的炮弹,落回到他们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头上?

总会有这样一天的,关卓凡给自己鼓着劲。

只有靠自己。

这场惊天动地的炮击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太平军布置的两道防线,十毁其七,偏偏西林岗上的炮台只有两座被毁,尚有四座能够使用。于是,当官军开始向前运动,进入到射程以后,太平军仍然能够以残余的炮火来勉力支持防线。

太平军的难题在于弹药不足。连续作战缺乏补充之下,无论是枪还是炮,在施放之时都要斤斤计较。而官军的野炮群也遇到了一点麻烦,这里水网纵横,泥土松软,沉重的炮车在前进时,需要花费比平时多两三倍的功夫。因此将近打到中午,才由李恒嵩和姜德所部的营兵,在东面的于家沟打开了缺口,接着由东向西横打,配合正面的洋枪队,总算把中间的小界庙据点攻下来了。

界庙一破,太平军的第一道防线只剩下西面的南林村还在坚守,所倚仗的,是身后西林岗上的炮台。因为地势高,所以炮打得也准,主攻这一路的丁先达和吴建瀛,先后冲了三次,都被炮火压制,不得不退了回来。

但是西林岗上的炮台也有个弱点,就是炮口几乎不能左右转动,因此丁先达留下吴建瀛的部队,自己带轩军绕路小界庙,与华尔会合,开始从侧面进攻西林岗,无论如何要将炮台先夺下来再说。

守炮台的,是李容发的部将吉元庆。他有先见之明,在西林岗下一共设置了足足十二道木栅,虽然被炮火毁去大半,但残存的断木锐枝,却给轩军的进攻早成了更大的麻烦。李容发也看出来西林岗变成关键,又调集了上千人,交给吉元庆指挥,同时将军中剩下的三门劈山炮和二十几杆抬枪,也都运到西林岗,严令吉元庆死守不退。

前面打得激烈,后面的张勇却无聊得很。这里地形逼仄,没有腾挪辗转的余地,不适合马队驰骋,因此五百骑兵只好在后面掠阵,他跟华尔、丁世杰一起,待在一片作为临时指挥部的小树林中。

“老华,你们要是不行,要不要让我的‘摸脱画’步勇试试?”张勇笑着对华尔说,“至少枪打得远。”

什么“老华”?华尔哼了一声,没有回答。他自己虽然也是个活泼的人,但一向不大喜欢这个略带痞气的张勇,反而跟成熟稳重的丁世杰很投缘。在战场上,他把自己当成一名职业军官,何况现在还是关卓凡所委的东路主帅,因此对张勇这种嬉皮笑脸的态度不大满意。

“这不是枪的事,还是催一催后面的炮队,快点想办法上来。”华尔对丁世杰说,“那些木栅需要清理,不然士兵很难冲上去。我们再拖下去,逸轩怕是要骂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