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胃口不要太大,天天燕窝鲍鱼,终究会吃完,后人吃什么啊?”老头儿闻言也不由笑道。
“那至少也要吃个肚儿圆,让他下次不敢再盛情招待,否则的话我怕真是会给他吃破产。”李墨白嘿嘿笑道,心知自己的麻烦来了,申城那边的于军虽说略微安静了,但是那小子绝对不是一个安分的人,自己还是要小心为妙。
“臭小子别得意,小心别撑着了,你现在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老头儿笑骂了一句道,“跟我来鉴定室,让你见识一下。”
跟着老爷子到了鉴定室,赫然发现鉴定室的桌子上摆了一幅画、一方鼎、两只瓷器、一方砚台,“老爷子,看来你最近收获不小啊,这些玩意儿能入您法眼,想必都是好东西吧?”
“小子,少来探我的底,自己看去吧!”老头子没好气地说道,心道这小子总是想投机取巧,还是要敲打敲打的好。
古玩的鉴定,有的时候就是鉴人,通过持有人的神色,一样可以看出很多东西,并非每个人都是心机深沉之辈,眼睛里或者神色之中总是透露着一些重要的信息。
看着桌上的几样物件儿,李墨白心知这几样玩意儿绝对不简单,否则老头儿不会让自己来见识一番。既然是见识,那就要长见识。
挨个粗粗打量一番,知道这几件玩意儿都是好东西,画是张大千的画、鼎是汉代的错金鼎、瓷器是成化斗彩鸡缸杯和乾隆珐琅彩小瓶、砚台是宋代的端砚,没有一个不是好东西。
“老爷子,这些玩意儿应该有猫腻吧?”李墨白嘿嘿一笑,就是不上手看。
“哼哼,有猫腻又如何,你总得看出来才算啊。”老头儿没好气地说道。
李墨白见老爷子不愿细说,嘿嘿笑了两声,便低头看起桌上的物件儿来。
上手细看一遍后,李墨白赫然发现有三件赝品,张大千的画虽然看上去惟妙惟肖,无论画风还是钤印都找不出来问题,就算是宣纸都是民国时期的熟宣,但是落款的字迹却不是张大千的真迹,临摹的虽然巧妙,但是在书法上却是略微少了张大千书法追求拆杈和屋漏痕的意境,少了那份跳荡灵动、清隽奇肆的独特风格。
错金鼎的制作手法居然做的更巧妙,但是通过《金石宝鉴》中对赝品青铜器包浆和青铜锈的描述,李墨白知道这也是个赝品,而那只珐琅彩的小瓶虽然做的非常精致,但是通过画工看出,绝非当时‘院画’名家的画风,珐琅彩是一个很特殊的品类,由于本来制作就相当的费时费力,所有的瓷胎画珐琅彩瓷器都是专供皇家,而画风则是根据皇帝的个人喜好而变化,这只小瓶的风格显然不是雍正和乾隆所喜。
至于那只斗彩鸡缸杯则是老爷子的珍藏,李墨白小时候曾经偷偷瞧过一次,心中便已经先入为主地有了判断,这会儿也没有多看便判断为真品了。至于那方砚台,李墨白看了一番,也没有发现问题,虽然雕工略显粗了点,但却是真正的宋坑端砚石,不过料不算好,李墨白想了想也还是之归为真品了。
待到李墨白将自己的看法说给老爷子的时候,老头儿听完之后哈哈大笑道,“臭小子,我告诉你,这五件玩意儿都是珍宝轩出品的一般货色,你竟然走眼了两件。”
李墨白愣了一下,这砚台走眼了也不算太丢人,好歹也是端砚石,只是老爷子珍藏的那只成化斗彩鸡缸杯竟然也是赝品。
暗道一声惭愧,先入为主害死人呐。伸手再次拿起这只鸡缸杯仔细看了起来,这一看还真发现了问题。斗彩瓷器最大的特点就是釉下青花釉上彩,釉上彩是在经过1300度高温烧制后的釉下青花器上二次施彩,再放入小窑以800度高温二次烧制而成,最终形成绚丽多彩的色调和沉稳老辣的色彩。
因而所有的斗彩瓷器都有青花描绘纹饰的轮廓线,形成斗彩瓷器的最独特的特点,也与五彩瓷器形成了区别。
这只鸡缸杯从工艺上看和已知藏品没有区别,釉下青花,釉上是鲜红、叶绿、水绿、鹅黄、姜黄、黑等色彩,综合运用了填彩、覆彩、染彩、点彩等技法,画工也很精致,小鸡儿引颈高歌,活灵活现,逼真可爱。
但是当李墨白仔细看过之后,却发现这只鸡缸杯的轮廓线因为二次施彩在经过二次烧制后,导致轮廓线略微不均匀,且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的结合处略显生硬,但是真品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看到这里,李墨白心下恍然,老头珍藏这只鸡缸杯估计也是因为当初走眼而留个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