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2 / 2)

嫡女盛宠录 了我长恨 4286 字 2个月前

原来,早在大老爷和二老爷被抓,英王府便知道了消息,却因彼时她和王爷本人在外游历而不曾听闻。英王府赶紧派了人手前往南方给他们报信。等她和王爷知道消息时,大理寺已经将侯府的两位老爷放了回来,虽然侯府还被官兵围着,人却是并无大碍。在放了大半之心的同时,她和王爷匆忙赶回到了盛京,便开始四处打探朝堂上的风声。

不过,王爷却缓了几日,才松口让她回府一探。

英王妃这样一说,霍大爷就忍不住插嘴问了:“莫非妹妹这次回来,竟是瞒着王爷的?”他犹豫了一下,“我们侯府本就惹了皇帝不快,若再与英王爷生了嫌隙,只怕是会雪上加霜。”

英王妃轻轻摇头,忙安抚道:“母亲和哥哥们放心。这次回来,是王爷今早儿特意嘱咐的。”她环视了一圈,见屋子里都是亲人,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姨娘和孩子,下人们也被赶得远远的,甚至贴身的丫鬟也守在了门口听不见门内的动静。只是在见到霍定姚的时候微微愣了一下,见霍母没有特别的反应,其他的人又似乎习以为常。便略过不提,想了想,才神色凝重了起来,郑重道:

“王爷知道我心念侯府,他虽是个闲散王爷,从不过问朝堂之事,却经不住我再三恳求,终于替我打探了昨天皇帝在御书房震怒的事情。”

众人不由得凝神屏吸,霍定姚忍不住跨前一步,皇帝究竟为什么大发雷霆,好歹让他们侯府死也死得瞑目啊!她也受够了这种每天都生活在胆战心惊中的日子了!

英王妃道:“王爷与一个当值的内侍交好,这内侍初进宫时因犯错被廷杖,还是王爷一句话把他救了下来,这内侍便一直记下了王爷这个恩典。这次也是这个内侍冒着极大的危险朝王爷透露了当时里面的情形。据说,邢小将军是在下午未时三刻经诏进入御书房的,皇帝先问了邢小将军关于蛮狄一带的状况,听了十分满意,甚至还笑着说了几句虎父无犬子的话,还给镇国将军府赐下了丰厚的赏赐。邢小将军谢恩后,才小心翼翼提了关于永定侯府的事情。皇帝虽然笑意淡了好几分,但是并无显得十分不悦,只不过还是先吃了一盏茶,晾了晾小将军,这才拿起了御案头上关于侯府的折子。”

霍定姚听得十分仔细,闻言不由得心中一动。不由得快嘴问了一句:“难道舅舅不是将折子带在身上,见到皇帝才呈递上去的吗?照这内侍的说法,似乎折子早就放在了皇帝的案头上了吗?”

大家都愣了一下,霍大爷立刻沉下脸来:“你一个小孩子胡乱开什么嘴?你祖母疼爱你,没有赶你离开,是因着此前你表现得还算机灵。如今眼下什么光景了,你还在一旁多嘴。你母亲教导你的规矩都学到哪里去了?”

英王妃倒是好脾气的笑了笑:“无妨。大哥何必与小孩子计较呢。”她没在意霍定姚的问题,自顾自继续道:

“皇帝拿起了折子,看了一半就变了脸色,抬头严厉地盯了邢小将军一眼,意味十分不明。然后突然问了一句‘我记得陕中、雁门的淮军也编入了镇国赤卫军旗下?’邢小将军虽然不解其意,扔恭敬束手点头称是。皇帝脸色便十分不好,然后几乎是十恼怒地扫完了剩下的内容,便勃然大怒,一把将折子砸了过去,大骂了一句‘很好!很好!想不到永定侯府还是个忠心的,不惜用这样的方式,竟然来承认谋害了太子!’。后来的事情,想必母亲和哥哥你们都知道了。”

霍大爷脸都吓白了,他惊疑不定地朝霍老祖宗看了过去:“我们不过提了一句大姑娘失仪,即便是在御花园内与太子偶遇,也该速速离去,而不应贪杯有失淑女风范。再则还表明了绝对不会送她去太子府。怎么到了御前,就变成了‘谋害’了?”

霍老祖宗脸色更加难看:“那内侍可还有再说些什么?”

英王妃也察觉到了古怪,措辞更加小心:“皇帝发落了人之后,脾气十分不好,连带着也将书房内伺候的人也赶了出去。这内侍当时替他捡起了掉落在地上的折子,折子虽然是摊开来的,他也不敢冒着掉脑袋的风险细看,只慌慌张张撇了几眼,瞧见里面写的几乎全是关于侯府大小姐……”

她顿了一下,转头问霍母,“女儿也觉得奇怪,母亲递上去的折子,怎么会不为咱们侯府求情,反而去着重强调一个庶女呢?甚至……甚至还承认谋害太子殿下!便是王爷他,也觉得不可思议,说侯府……十分糊涂。母亲,这折子究竟是何人所写?”

霍母哀叹了一口气,盯了邢氏一眼。邢氏便将大姑娘在宫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侯府的担忧,还有请邢舅爷代为递送折子的经过捡了重要的说与了英王妃,又将折子的内容还有怎么交给邢舅爷也交代得清清楚楚。当然,玉玺的时候却绝口未提。

英王妃也愣住了:“虽然侯府确实有过错,即便皇帝不原谅侯府,也不至于扣以如此重罪啊?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王氏神情怔怔的,不知道在想什么。她坐在英王妃边上,下意识答道:“也许在皇帝眼里,大姑娘当夜与太子饮酒作乐,导致了太子未能前往漪澜殿,就是侯府天大的过错!当夜二皇子最为长脸,所谓此消彼长,对比之下太子便显得不堪大用。皇帝又一向将希望寄托在太子身上,却因着这件事情,前朝全是弹劾太子的折子,怎么能叫皇帝不生气?”

她的说法似乎也是最能解释得通的了,霍老祖宗也不由得叹气:“这也是天意。”

霍五爷却微微皱眉,似乎并不赞同:“大姑娘在宫中失仪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即便当夜皇帝因为走水受惊病倒,病愈之后也会有身边的人向他禀告这件事情,若要问罪,皇帝早就下旨了。何苦等到我们递上折子后想着这件事才问罪?太子没有能及时前去救驾,这皇帝也是早就知道的事情,要生气早就生气过了。而按照王妃的说法,皇帝是勃然大怒,气急败坏,不可能是三奶奶解释的那样!”

他这样一说,众人又觉得也很有理。

霍定姚自然是最不肯相信王氏的说辞,她拉住英王妃问:“姑母,难道皇帝就没有提一句我们侯府认了错,或是曾祖父与高祖皇帝当年的同袍情谊?这些难道都不能打动皇帝吗?”

英王妃仔细想了想,肯定地摇摇头:“没有,皇帝把他们赶出去之前,又说了一句侯府也掂量不清自己的身份,还有心思为太子求情;而且那内侍也是很肯定的说,他瞧见了折子上确实写了一句‘请皇帝宽恕太子殿下’之类的言语——皇帝大怒,应该是恼怒侯府自作主张,为太子求情!”

英王妃这样一说,除了二房、三房和四房的,剩下的几人满脸震惊地看向了她。

邢氏几乎要昏厥了过去,她见其余人都不甚明白地瞧着自己,不由得颤抖着恐惧道:

“我们在折子上,根本没有提任何一句为太子求情的话……”

☆、第56章 过继

不止侯府的其余人脸色变,英王妃的脸色也十分难看。

几人再将折子的内容和英王妃的话前前后后对了一遍,应该可以肯定,这折子确实被人调换过了。林氏哀嚎一声,当即就昏昏沉沉瞧着不好了。妫氏性子急躁,当着霍母和王妃的面就指天跺地的毒骂开来,什么断子绝孙,什么舌长烂肠子,总之什么难听就骂什么,整个一个骂街泼妇状。侯府的几位老爷虽然也气愤难当,好歹没有这样失态。

霍定姚又重提了方才她关心的问题,果然,昨天皇帝身子不好,早朝的折子便由大太监郭康海汇总起来一并送到了御书房。以往这样的情况也不是没有过,一般这个时候,郭康海会格外留神,御书房不仅会落锁,并且还会派四个小太监把守,没有皇帝的手谕,任何人不得进入。然而不同的是,昨天午时,皇帝便去了御书房,中途去了锦绣宫与李贵人午食,还小憩了一会儿,这才重新回到了御书房,并召见了邢小将军。

皇帝午食离开,御书房想必便不会再上锁,又是中午吃饭的时间,看守的小太监也需要轮换,守了一上午,更是又冷又饿,精力匮乏。可恶,必定就是这个时辰被有心人钻了空子!

可到底是谁,能如此胆大包天,又在宫中行动自如,几位老爷却是没有半分头绪,束手无策。莫说此时没有谁会为侯府强出头,便是侯府的人长了一百张嘴四处喊冤,只怕也没有一个人肯信。

众人一筹莫展,倒是英王妃安慰了众人几句,说回王府后定找王爷想想看能有什么法子。

她说完,欲言又止。霍母会意,让众人先散了。

妫氏离去前恨恨回瞪了一眼,对霍四爷道:“母亲越来越偏心眼,都什么时候了,还关起门来掩掩藏藏的,有什么话不能让我们听?!要我说,这次折子的事情要不是大奶奶胡乱出主意,我们侯府说不定根本就没事!”

霍四爷本就不高兴,听了她的话只觉得更打脸,不由得呵斥道:“你在一旁只会添乱,搅得母亲心烦。你有本事,倒是拿个法子出来啊!”说法,一甩袖子自顾自走了。

妫氏跺跺脚,对着一旁啐了一口。她没落得好,转头看到了魂不守舍的王氏。想着这个三奶奶以往在侯府多得脸,眼下不也被赶了出来,心头顿时又痛快了几分。

她又还在想昨天清晨看见的事情,不由得愈发猜忌了起来,嘀咕了一句:“怪了,那幕后的凶手怎么知道邢舅爷是替我们侯府递的折子?”

王氏一僵,冷冷瞅了她一眼。一言不发地离去。妫氏被她眼神冰冷得直打了一个寒颤,居然倒退了三四步,等回过神来,见左右的人早散了,根本没人搭理她,也没有人理会她的自言自语,便自觉无趣,也离开了荣景堂。

屋内。英王妃对霍老祖宗郑重磕了一个头,正色道:“母亲,这次女儿前来,实则王爷还交代了一件事。侯府乃百年世家,便是一时受朝代更迭、战乱动荡也好,还是遭遇天灾*的苦乱也罢,也不断了根基,不可后继无人。”

她说着,眼圈就红了,不敢去霍母衰败的脸色,几乎是哽咽道:

“不论真相如何,如今形势已危厄至此,女儿便是身份再尊贵,也已是外姓之人。王爷的话虽然不中听,可毕竟也是为咱们霍家着想……便是……便是以后有皇帝为我们霍家平凡,也得有人,能领下这个恩典啊。我的小轿只能带走一个孩子,大哥身为侯爷,选哪个侄子继成衣钵,便由母亲和大哥定夺……”

说完撇过脸,咬唇默默流泪。

霍定姚如坠冰窟。自从重生以来,她一直认为老天爷是站在她这一边的,否则这冥冥之中,何必会有如此匪夷所思的安排?甚至隐隐有一种超脱之感。可她忘记了,皇权便是皇权,现实便是现实,姑母的话等于打了她一个耳光,告诉她站在外人的角度,侯府几乎就快全军覆灭。她想着上辈子父亲被斩首没,全家被流放,几乎有一种被打回原形的感觉。

她看了看祖母衰老的脸,母亲已经摇摇欲坠的模样。便是霍大爷,眼下同样是大受打击,好半晌才勉强扶起了英王妃:

“这本是我该想到的事情,难为王妃替我们侯府能如此着想。大房并无嫡子,儿子想章哥儿、昊哥儿和轩哥儿年岁也大了,若有搜查令下来只怕瞒不过上面,言哥儿尚且不足岁,又未开祠堂报官府,便将他过继到婉儿的名下。等他平安长大,如今的事也过了十余年,想来对他也是好事。”